2025年8月3日星期日

10個吐心聲的事

 

英國工黨是什麼年齡層的人,1997年前他們有沒有參與或制定條例將香港人和英國人的分別,簡單說要保護英國人來香港工作享用福利,現今很多香港人用5+1的方案移民英國,也有其他國家的難民擁入英國,為了要保障及保護英國人的利益和福利,很自然要制定方案控制移民的人,以前電影有華人與寵物不可進入外國人的高級會所,只是觀眾看完就算不上心。

今天看見這YouTube說英國政府宣布10月開始,會將英國學生家庭背景「分類為三個社會階級」,其實不需要太大緊張的,只要你明白1997年前香港是在殖民地方居住,英國人在政府工作享有福利,可以薪高厚職,1997年後英國人要退下,香港人才可以做高職位,其實這些已分了等級,只是現今擁有Z世代思想的人才覺得不公平,為什麼移民英國要被分等級呢,只要你倒轉思想土身土長的英國人,要保護自己人的福利和職位,很自然將移民的人或未成為永久居民的人分等級。如移民香港七年才可以申請公屋一樣,對於已是香港土身土長的居民來說是冇問題,因為他們不可能移民即享有政府福利,而且他們移民香港七年有沒有交稅,有沒有置業呢,即是他們要用金錢共獻香港經濟。只要你想到這點,竟然你要寄人籬下移民英國,很自然要接受不公平的制度,但這些制度只要你成為永久居民可能不受影響。

已選擇移民的香港人放鬆些,不要太緊張,只要成為永久居民可能不受影響呢,用時間見證歷史,不能接受便退一步返回香港,從此要放棄移民的夢想,這幾年就當作working holiday體驗外國的生活,但這幾年的得著是你的英語能力也不會太差。有一點要留意,若香港人子女不在英國讀大學,而選擇返回香港讀大學,即是成為永久香港居民要延期,還有一樣香港讀大學的學歷英國是否承認,若不承認這樣不如一家人回流香港,放棄10+1在英國永久居民的身份。

10+1移民英國的香港人,若經濟不容許子女可以押後讀大學,先讀一些相關的課程,畢業後再加上幾年的工作經驗,當成為永久居民時才去讀大學,到時相關行業的知識可以幫助讀書,成績自然好啦,子女成為永久居民後,未來的路要做到65歲才退休。

曾寫過working holidayworking holiday原來只是給30歲以下的人,30歲以上的人就不可以working holiday去體驗外國的生活,原來用假移民就可以working holiday,又可以合法找工作,玩幾年再去其他國家玩working holiday,玩厭了返回香港養老。

工黨宣布將收緊英國移民政策,指要給「本地年輕人機會」|Whatsnew |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(theinitium.com)

移英留學注意|英國擬收緊移民政策 延至10年方可申永居 留學生畢業後僅可留18個月 (hket.com)

後記:(20250805_11:50am)

Dr. Nell是什麼背景,若只是如香港的區議員身份,幫你向政府反應如吐心聲之類,其實作用不大。

曼島不適合普通的香港人,英文程度基本上要大學程度,投資移民為主,算了吧,繼續在英國選擇10+1等永居。

曼島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(wikipedia.org)

曼島簡介 | Introduction to the Isle of Man (charterhouseiom.com)

曼島唯一「染紅」選區 居民不滿治安日益變差 | 星島日報 (singtaousa.com)

曼島,三條腿的男人島! - 每日頭條 (kknews.cc)

基本上你再考多一次DSE,想要永居就要認真讀書重新學英文,給多你5年時間認真學習,怎可能不會說英語。

後記二:(20250807_22:50pm)

當初申請入藉英國時,你申報時是什麼學歷,F.5以下程度,Diploma或副學士以上程度,若是Diploma程度怎可能不識英語,英語能力也不會太差,只是需要時間多說英語,就會易於適應,若是長者年齡如65歲以上, F.5以下程度,或者可能申請不用考B2,有朋友的父母,當年入藉加拿大都要讀英文班唱國歌,入藉英國怎可能不懂英語呢,最多考完試過了關就不再說英語,入藉後和朋友交談轉回用廣東話,但子女會用英語和你溝通。


想起這一對夫婦YouTuber,他們放棄在日本定居,原來這video解釋為什麼香港人不容易移居日本,用MBTI 16型人格來看,I型人適合移居日本,因為他們願意服從,E型人太多不滿聲音,融入文化適合I型人,當然移居的香港人,夫婦兩人怎可能不懂日文,不懂日文如何生活呢,正如移民英國、加拿大、澳洲,怎可能不懂說英語一樣呢。

想起一些朋友或夫婦,平時自由行去旅遊,但策劃行程和當地人聯絡用英語溝通都只是策劃者,其他人只是付錢一同去玩,這些人和跟團又有什麼分別呢,若這些人言語不通又不流利英語,走去移民做什麼呢,在香港你可能月入五六萬,甚至七八萬,因為工種的原故,只需要寫得一篇英文作文,如email的溝通,言語能力又不得,走去移民做什麼,移了民始終都要面對言語的溝通,難道到時才上英文班學英文嗎。


想起兩位YouTuber,他們以前是情侶,移居英國享受了working holiday的日子,最後覺得英國不適合移居返回香港,當然還拍了不少video,後來兩人移居加拿大,以為他們兩人在此定居,但竟然分了手,Momo在加拿大繼續讀書完成了學業,Mario Hau 去其他地方作旅居生活並拍video,其實是否適合移民是兩個人的事,若早已成為註冊夫婦就可以共同進退,為什麼現今的年輕人喜歡同居,同居不用去婚姻註冊處辦手績。


做得好報東張西望便即時處理問題,慳回勞心勞力的精神,而且報東張西望是免費,他們會找人解決問題,簡直sure win啦。


為什麼現今的人買樓要上網找地產從業員,家居附近有很多地產店為什麼不找他們,同樣都要付1%樓價的手續費,而且中原、美聯的電腦是上網可以找到其他地區的樓盤,他們也可以去處理,而且也不會被騙。律師是專業不可能說不知道影印本樓契可以成為成交,誤導他人可以釘牌,只是買家會否這樣做告律師樓,若真的告律師樓,電視節目的法官都會私下對律師說,你做這行業做了多少年,竟然會犯這低級錯誤,是專業失誤,庭外和解避免登上報章成為話題。電視節目告訴可以用法律援助去告這律師樓,誤導、詐騙之類。


在澳門報東張西望都可以成功解決問題,東張西望都很利害。


買賣股票可以找股票行或銀行,為什麼要用App去做,皆因你太聰明,越聰明的人覺得App和網上理財是最好,還原基本法.找股票行或銀行去賣買股票才最好,經過冷靜分柝不易買大額股票,用App應該不會和朋友伴侶商討後才去做,盲目賭博誤信假App,警方會否偵破就不知道。


郊野公園冇CCTV,有人非法餵馬騮怎會捉到,但餵馬騮會影響行山人士。若警方真的去檢控又不太難,拍攝video有記錄時間日期,翻查馬路的CCTV,再透過AI就可以找到這私家車。


避雷電線不值錢,偷來做什麼,破壞避雷電線是要不得的行為,如戶外戶內扶手都有一條電線連接也不要破壞,這電線是引導電力接地不易觸電。


國內人形機械人可以自己換電池,即是24小時不停工作,國內的人要面對失業,機械人取代了工種,以前的職位要轉型,只有讀書去求學去改變,還好機械人未吹到香港的行業,若不很多工種要面對失業。

全球首見!大陸機器人「自己換電池」 24小時不間斷工作 | 陸港經貿 | 兩岸 | 聯合新聞網 (udn.com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Blog的名字

每一位寫 blog ,用 facebook 或其他網的版,都會用一個名字代表自己,有些朋友的 facebook 用全名,有些人用中文名字,有些人用英文名字,甚少人會用另一個稱呼代表自己,用一個很特別的名有他 / 她的原因,甚麽原因只有當事人才知道。 至於自己為何用這名字呢,話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