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狂風暴雨下,若渠去水位被雜物野草堆積,水浸是必然的事,報章說10號風球下有義工不怕危險走出來去通渠,他們的捨己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,在網上搜尋原來通渠是很簡單,只是一般人不知道如何做,若住在村屋地方,垃圾堆積去水渠位,當大雨時便水浸,若平時都去清走垃圾就易於讓雨水流走。
香港政府新聞網 - 向默默耕耘的通渠人員致敬 (news.gov.hk)
10號風球下徒手通渠 兩熱心市民身份曝光︱政官莊 (stheadline.com)
原來清理渠口去水位是這麼簡單,戴上手套穿上水鞋,只要不怕污穢便可,這麼簡單的工作,住在村屋的村長說自己也可以做,不用等渠務署派人來清理,早些自己處理水浸便可。
只要清潔路面的去水位,水便很流暢地去雨水井,喉管約150mm直徑連接雨水井,所以若路面水浸很深,想儘快的清理水浸,渠務署員工打開雨水井的井蓋,水便易於加速流走,路面的雨水井一般最少有3000mm深,當然打開雨水井的井蓋是很危險的事,要熟練的維修人員才有能力去做。
Highways Department - Highways Department Standard Drawings (hyd.gov.hk)
TYPICAL GULLY INSTALLATION FOR HIGHWAY STRUCTURES (hyd.gov.hk)
除了路面的去水位外,想起一般居所冷氣機滴水的原因,原來是滴水盤有塵或雜物,若手長或用一枝鐵線,伸出去清理去水位便可,若找維修人員去做,他們當然是拆冷氣機將它搬出,然後才清理去水位,這些搬出和安裝的工夫,收取幾百元維修費是少不了,若自己懂得去做就慳回幾百元。
窗口式冷氣機頂面最好安裝一塊橡膠墊,好處是落雨時雨水打在冷氣機的鐵框時,當晚上睡著了,不會聽見下雨的撞擊聲音,在淘寶訂只是幾十元一塊的橡膠墊,若能自己做可慳回找維修師傳做,買一枝玻璃膠將它穩固便可,不過找維修師傳安裝冷氣機時,這些支出給維修師傳賺較好。

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