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老師收到匿名信說有一位學生想自殺,這是戲的引言吸引觀眾,於是用回憶說出這位老師以前的故事,哥哥和他生長在一個不錯的家庭環境,父親是教育家自然希望子女成材,於是用傳統填鴨式教育方式希望子女文武相全,大仔好玩不認真讀書,細仔在音樂和語文深受老師喜歡,即是一個好玩一個勤力,故事用兒童說故事,但戲裡面是中學,好玩的常留班轉校,勤力的成繢自然好,於是好玩的哥哥常被父親責罰,將昔日年代的家法搬上電影,滕條(雞毛掃)體罰是上一年代的事,以前一代無心向學,將來出來社會工作只能從事藍領,故現今教育才有多元化,學生的才能不一定將來要做專業人士,可以做運動員、藝術家。
哥哥無心向學但不是學壞,因承受家人對他不理會,沒有像弟弟的疼愛,在沒有人關心傾訴對象釋放情懷,於是情緒抑鬱而走向自殺,因著哥哥的變動,家庭出現冷漠,各人默然不語,家便散了,弟弟長大從事老師,但心中仍有不能釋放的結,婚姻出現問題。戲名「年少日記」是描述他的故事,喜歡看是因為劇內沒有靚仔靚女,也不認識演員是誰,於是易於細意欣賞這戲,通常靚仔靚女的電影會走向愛情和舞蹈作題材,這戲其實都很集中說兩位小朋友的成長過程,他們的內心世界,年幼時總會沉迷漫畫故事,需要時間成長才會淡化,兩位飾演父母的很好看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